当前位置: 网站首页 > 新闻资讯  > 房产百科

合肥!NO.1

发布时间:2019年9月27 浏览次数:1252

每个人都有着关于成长的记忆

一座城市同样如此

70年前 

合肥还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江淮小邑

70年后 

合肥一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

这70年,合肥到底做了什么?

今天我们沿着光阴的足迹

翻看合肥这段关于创新的履历

//

1949年

//

这一年的1月21日,合肥解放!

这座2000多年的古城

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

“合肥不错,为皖之中”

三年后被定为安徽省会

人们戏称“3个5”:

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、人口5万、路灯5盏

如今

合肥城区范围扩大十几倍、人口突破800万

真正实现了大城蝶变

//

1951年

//

这一年

全国如火如荼兴修水利

淮河两岸红旗招展,夯声不断,场面热闹非凡

1951年7月9日

安徽首座机械灌溉站在合肥城郊建成

一个浪潮退去,下一波浪潮袭来……

如今,最流行的“站”变成了5G基站!

2019年1月

安徽省首个5G基站落户合肥

这个城市再一次站在新时代的最前沿

//

1954年

//

这一年的11月20日,离新年只差10天

合肥农具厂红芋切片机终于试制成功

运送北京展览

随后漂洋过海送往德国莱比锡

参加国际博览会展览

如今

合肥已连续获评“中国最具会展竞争力城市”

国际性大型展会不断

一波又一波国内外知名企业

来肥“刷脸”参展

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再次在合肥开幕

世界制造,看合肥

//

1956年

//

这一年

安徽省科学研究所在合肥成立

两年后,所里来了一名叫程锦松的男人

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想到

创造出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-103

在国内外引起巨大轰动

合肥因此赢得了“中国微机摇篮”的美誉

//

1968年

//

这一年

第一台江淮牌载货汽车在巢湖边开下生产线

远在欧洲的德国大众

对她来说

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!

万万没想到!

48年后,总理当“红娘”

江淮大众喜结连理,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

助力合肥成为世界级的智慧城市

//

1970年

//

这一年

中科大辗转南下

70多次货运列车

装载了35000箱仪器、图书

最终停在合肥金寨路96号,落户扎根!

“不吃不喝,也要把科大留住!”

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李德生坚决表态

地理上不具备供暖条件的合肥

把全市第一条供暖线路通到了科大!

这座城从此与高校结缘

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

1989年提出“教育为本、科技立市”方针

几十年一根接力棒传递至今

合肥已坐拥60所高校、9家中央驻肥科研机构

成为实至名归的“科教基地”

//

1970年

//

还是这一年

一个叫潘建伟的男孩出生了

初中后第一次写作文,班主任老师只给了40分

他不放弃、不服输、一路迎头追赶

最终顺利考上中国科技大学

大学期间,他对量子世界产生了浓厚兴趣

决定与量子“纠缠”下去

正是他的这份执着和努力

带领团队认识了“冷原子”

这是一种最好的精密测量技术

最好的多光子纠缠操纵技术

他当之无愧

成为世界级量子信息研究的开创者

//

1974年

//

三十多年前的夏天

一把蒲扇摇啊摇

没几个人知道空调是何物

甚至电风扇都是稀有

30岁出头的合肥人梁德瑞

花37元在上海买了一张废弃图纸

根据当时的物价水平

这相当于普通工人一整月的收入

梁德瑞根据那张图纸修修改改

不到一年

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研制成功

瞬间就让合肥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

上海最大的百货公司千里迢迢过来等着出货

回去安装在上海滩上最显眼的玻璃柜里

//

1977年

//

19岁的合肥小伙裴世铀

用爷爷的老花镜和显微镜镜头做了一个天文望远镜

第一次看清了神秘面纱笼罩下的月球

从此对光和玻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

从复旦大学光学系毕业后

他怀揣着科研梦

落脚硅谷靠一身所学打拼

当时他怎么也想不到

他会在合肥打开事业的机会之窗

京东方落户合肥后

裴世铀和团队扎根此地

让智能玻璃在世人面前惊艳亮相

//

1984年

//

这是热烈的一年

改革的春风慢慢吹遍神州大地

柳传志在中关村的一间传达室里创办公司

张瑞敏改造青岛日用电器厂

王石在深圳成立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

他们后来均成为中国企业的领军人物

这一年

合肥也为未来创新之路孵化了“彩蛋”

省委提出四大基地总体战略设想

分别是:长江经济带、两淮经济区、

皖南旅游区,还有合肥科技中心!

如今,合肥不负众望

正朝着“创新之都”大步迈进

让这一年尤为光彩照人的

还有中国首个国家级实验室落户合肥

建有中国第一台

以真空紫外和软X射线为主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

被称为“合肥光源”

并助力“嫦娥一号”成功探月

2019年“嫦娥四号”再奔月

合肥又送上关键“助攻”

研制的缓冲拉杆成功保障“嫦娥”在月背软着陆

实现人类历史上与月球背面的第一次“亲密接触”

//

1992年

//

这一年,在美国国际广播电视技术展览会上

一个仅仅2平米的展台

吸引了合肥青年姜万勐的注意

展品是一款MPEG(图像解压缩)芯片

他灵光一现:

如果把图像和声音同时存储在一张小光盘上

制成音像视听产品

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!

说干就干!

姜万勐与人共同投资成立合肥万燕公司

研制视听新品

他把这款产品称为VCD

“我们知道中国人在做VCD,

没想到这么快,我们很惭愧......”

看到姜万勐的VCD样机后

日本影视巨头JVC服了输

两年之后

世界上第一台VCD从合肥万燕下线上市

首批1000台几乎全被国内外家电公司买去做了样机

成为“解剖”对象

是这些合肥创新创业中的澎湃激情

促进着合肥一次次跨越和蝶变

//

1999年

//

科大学生刘庆峰

在这一年组建了科大讯飞创业团队

被人笑称“草台班子”

同一年

马云在他的湖畔花园向18罗汉描绘未来的“大饼”

马化腾为了推广OICQ兼做客服,

李彦宏在宾馆租了两个房间,讨论百度的雏形

历史给了他们最好的9年

刘庆峰和他们一样

都成长为各自领域当之无愧“龙头”,

科大讯飞在AI核心技术领域拿下12项国际第一

刘庆峰和他的团队

在厚植创新基因的合肥

用AI让中国声音越来越响亮!

//

2013年

//

英国《自然》杂志

在全球学术界享有盛誉

合肥老乡李鸿章乘坐“圣路易斯号”邮轮访美时

这本杂志就创了刊

只是“李中堂”没想到

这本杂志在120年之后的2013年权威发布:

合肥科研实力位列全国第三

仅次于北京和上海

两年后

合肥再登《自然》杂志榜单

成为中国十大科研产出城市第五名

超过香港、广州、杭州……

//

2017年

//

这一年元旦刚过 

合肥收到开年“红包”

获批全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

通往更高层级的“机会之门”为合肥解锁

尽管当时

大部分合肥人并不了解意义所在

但是该项目的三个“官宣”定语

足以让所有人振奋和惊喜——

代表国家水平、体现国家意志、承载国家使命!

首条量子保密通信“京沪干线”开通

携手“墨子号”量子科学实验卫星

首次打通洲际量子保密电话……

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科技成果

在合肥竞相迸发

创新成为合肥最闪耀的城市名片

//

2018年

//

在上海市中心城东南 

有一片95平方公里的土地

叫张江科学城。

以西400多公里外的合肥

一座崭新的科学之城——滨湖科学城“开城”了

面积更大,达到491平方公里

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:

“举全省之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”

合肥又一次让全国艳羡不已……

70年的光阴

很多故事开始了

很多传奇也从这里启幕

一个个时间的节点串起记忆

一段段往事的回味催人奋进

如今新时代已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

创新合肥,正以一匹黑马的姿态

蹄疾步稳,奋勇前行

继续书写下一个70年的追梦日记!